【爆簡單】咖啡展沖煮參數分享
這次擺咖啡展,很多人問怎麼用聰明濾杯煮出風味這麼鮮明的味道!
真的很開心大家喜歡,其實不只沖煮,跟烘焙也有很大的關係
(94說自己烘得還不錯?)
這篇想跟你分享,其實用浸泡式萃取煮出好喝的單品手沖很簡單!
只要了解怎麼在少了水流擾動的情況底下,發揮擴散的最大效應
你也可以跟行者一樣用簡單的聰明濾杯在家煮出好喝的手沖咖啡❤️
#控制擴散作用的關鍵參數
1.粒徑大小(風味從內部擴散到外部的距離)
2.水溫(愈高擴散愈快)
3.時間(泡愈久萃取效率會慢慢降低)
#粒徑大小
如果你使用跟手沖一樣偏粗的手沖顆度,那可就糟糕了!
顆粒愈大,風味從內部到外部的距離愈遠,所以浸泡的時間要很長
除此之外,咖啡細胞內孔洞非常多,少了水流的擾動,化合物也會困在細胞裡面,讓咖啡風味變弱!
#水溫
水溫愈高,擴散的速度愈快
可是我們都害怕過萃,所以不敢把水溫設定的太高
不過在浸泡式的萃取系統中我們其實不用太擔心水溫問題
因為萃取效率是遞減的,當咖啡液逐漸達到飽和後
被困在咖啡細胞裡的風味很難被萃取出來(除非去攪拌它)
而相較於酸,苦味會比較慢才出現,所以就不用太擔心啦(除非細粉太多)
#時間(the key factor)
很多人認為浸泡系統一定要泡的久,因為泡愈久萃取率愈高
如果單就數字來說這點是毋庸自疑的!
但我們需要思考的是,你想要的風味是什麼
如果浸泡系統的優點是可以讓前段物質快速釋出,後段柔和萃取
我們還需要這麼長的萃取時間嗎?
綜合以上三點,可以調整的方式為
1. 磨細
2. 水溫設定高一點(展場我們都用95度)
3.浸泡時間約2分鐘
行者這次的沖煮方式使用15g粉
1. 注入 50-70g水等待30秒
2. 注水到240g等待至兩分鐘
3. 攪拌均勻後滴漏
分享給大家,希望大家都能用這次逛展的戰利品沖出香噴噴的咖啡!
(不知道怎麼看嗎?圖片可以左右滑,或是點進Instagram觀看)
--
同場加映,聰明的人都在用...?=>【讓你家咖啡都好喝聰明濾杯】